立法院將於下個會期組成修憲委員會,社會格外關注各黨對修憲的態度及討論議題。法官出身、長期擔任司法法制委員會委員的民進黨立委周春米接受《沃草》專訪表示,民進黨團還在積極尋求修憲共識,目前的討論方向包括:18 歲公民權、廢考監以及之後的相關處置,以及修憲程序的修正,期望能調降修憲門檻。周春米表示,這次臺灣社會對於修憲已討論到一定階段,「我們應該去運作這個制度,能改的趕快先改,不然整個社會對話還會留在這邊,無法往前」。周春米說,目前對修憲草案的設想大概是從修憲委員會提出,經院會表決通過後公告半年,最可能的是在 2022 年底與地方選舉一起進行投票,因此必須在距離現在不到兩年的 2022 年 5 月前完成審議,而在決議時應該逐條表決,還是包裹表決?這也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廢考監之後,原考試院監察院權限何去何從?
目前立院已有個別立委提出修憲事項的草案,至於備受關注的民進黨團版草案,周春米告訴《沃草》,目前民進黨團仍在尋求共識,因為民進黨是執政黨,因此可能意見還需與總統府、行政院等相關單位做完整匯集。現在大致的討論方向包括 18 歲公民權、廢考監以及之後的相關處置,以及修憲程序的修正。
針對 18 歲公民權,周春米表示這是一項明確的修憲目標,目前看來朝野都有共識,而至於廢除考試院和監察院,周春米說,這在政治上是民進黨長期以來的主張,現在要細緻分析的是,在廢考監之後,原屬考試院和監察院的權限應該如何處置?
以考試院來說,其原本負責的工作是公務人員考試選用,周春米表示,在廢院之後考試制度的公平公正原則不能有所減損,應該要尋求獨立機關來運作原本的權限,另外像是銓敘、公務人員保障和訓練等職責,因為是掌管公務員,應該可以移交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負責,而原由考試院職掌的退撫基金委員會,若以績效考量,考試委員其實未必有足夠專業,將來若移交財政部門來處理,應該相對適合。
談到監察院,周春米認為,要考慮的問題是監察院的調查權將如何運作、是否交由國會接管,而若將來由立法院行使糾正、糾舉、彈劾等調查權權限,又該怎麼去確保調查的公正、獨立、客觀?周春米說,目前還是有幾個個案顯示,監察院對行政權的糾正,或是對司法權、司法官的調查彈劾,仍然有其意義存在,是不是要把這樣的功能完全廢掉?在還沒找到適合的機關掌管獨立調查權限的情況下,還是需要大家審慎思考,而設置在監察院的人權委員會,將來是不是變成獨立機關,也還是政治上要探討的問題。周春米說, 「不是只有廢院」,還是要研議考監權限將來如何運作,確保能夠完整發揮功效。
以現狀來說,周春米觀察,考試院和監察院來立法院備詢時,其實也有點尷尬,因為在《憲法》上,強調五權分立,考試院和監察院來備詢時,立法院也是對預算進行監督審查,考監兩院不用做業務報告,雖然可以做立法計畫說明,但是立法院仍然要尊重其獨立運作。周春米認為,若國會不能代表一般民意來監督考試院、監察院的獨立運作,「也是有一點為德不卒」。
對修憲的更多討論與思考
至於目前的修憲程序,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增修條文,需要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出席委員四分之三同意才能通過修憲草案,公告半年後再交公民複決,獲得總投票人數過半(以 2020 年臺灣選舉人數來計算,為 966 萬)同意,才能通過。周春米說,若單論同意門檻,以目前民進黨團人數、加上時代力量黨團人數,以及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就足以通過,但要達到 85 席立委的出席門檻,無論是現在的國會結構或是對將來國會的想像,都必須取得朝野共識才能達成,之後的公民複決同意門檻也需和大選一起進行,才能衝高投票率,行政資源的運用也會比較有效率,但 966 萬的門檻還是要大家非常辛苦去努力。
除了上述三項較常被討論的修憲議題外,周春米提到,在她就讀臺大法律系的時候,臺灣政府體制應採用總統制還是內閣制也經常被討論,不過現在臺灣已經進行了 8 次總統直選,由人民直接選出代表民意的總統,將來行政權若是回到內閣制來推舉,可能會和臺灣人已經習慣的政治運作制度和形式「距離越來越遠」。
此外,周春米認為,國會立委席次也是需考慮的問題。過去因立委席次是根據「中華民國領土包括大陸」的思維去設計,因此在臺灣民主化後,社會曾經倡議「國會減半」,將立委席次減至目前的 113 席(79 席區域立委、34 席不分區立委)。周春米說,除了有些較小的縣市保障有一席區域立委外,其他縣市擁有幾席立委則受限於區域立委總席次,就會出現「票票不等值」的問題,像是屏東縣立委席次就從原本的 3 席變成 2 席,「兩位立委真的能代表屏東縣嗎?」 周春米說,應該要讓立法院更有效運作、更能彰顯每個地方的民意、更能確保非大都會地區公民的權益,因此可以考慮增加立委席次,才能確保各地人口數的調整不會去傷害一些縣市權益,另外不分區立委的席次應該也可以提高,以保障及彰顯立法權的權威性和專業。
周春米說,「現在好不容易可以修憲,要坐下來好好思考百年大計」,爭取共識程度比較高的議案可以先通過立法院表決。她說,目前對修憲草案的設想大概是從修憲委員會提出,再經院會表決通過後公告半年,最可能的是在 2022 年底與地方選舉一起進行投票,因此必須在距離現在不到兩年的 2022 年 5 月前完成審議,「這個不能再有任何耽擱,要循序漸進,照時程走,才能在 5 月年把議案送出去公告」,而在決議時應該逐條表決,還是包裹表決?這也是需要考量的問題,若討論 18 歲公民權,因為與其他的《憲法》法條比較沒有關聯,可以單獨表決,而若議案牽涉到政府機關,牽一髮而動全身,是否要包裹表決?
周春米:能改的趕快先改,不然社會對話無法前進
若進行到公民複決的部分,周春米表示,「現在大家比較有信心的應該是 18 歲公民權」,認為年輕人在選舉意向上,可以影響整個大環境,她對此抱持樂觀期待的態度,但像廢考監等其他修憲議題,因為牽涉到政治上的討論,可能相對無法那麼樂觀。
而在進行投票的時候,周春米說,應該是各議案分開表決,否則要是將所有的修憲億案包裹表決,可能連 18 歲公民權也很難通過。對於修憲議題,她認為,從第七次增修條文改變修憲門檻之後,臺灣還沒有修憲過,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這次社會也討論到一定階段,我們應該去運作這個制度,能改的趕快先改,不然整個社會對話還會留在這邊,無法往前進 」。
另外,關於《中華民國憲法》規範的領土範圍也有許多民團、學者提出質疑和討論,周春米表示自己也看過相關討論,認為社會對話也有一定基礎,但她坦言,「這個阻力會很大」,雖然民間有許多年輕人認為《憲法》相關的條文應該嚴肅面對,趕快改,不要自欺欺人,但是除了可以想見中國國民黨會誓死不從外,還有兩岸關係問題。目前,立院內有陳柏惟和其他民進黨立委提出相關的倡議,周春米表示自己個人支持,但她希望修憲不要是曇花一現,還是要實際運作,通過機會才會比較大,「目前修憲進程應該是往前進了,不是在倡議階段」,至於能不能完成修憲,必須要更審慎評估,但「這個步伐一定要踏出去」 。
先前《憲法增修條文前言》裡面「因應國家統一前」的文字引起討論,周春米對此回應,「可以明確說我們不要統一」,表示相關的社會對話已有深厚基礎,「沒有統一基礎在,他們(中國)又沒有民主,我們也無權、也沒能力要求他們民主,那是他們自己選擇」,民間反對統一的聲音已經很明白,但若在這次的修憲議題中加入領土議題,恐怕會引起政治抗爭,因而影響到修憲的時程,不過民進黨當然仍對社會民間對話抱持開放態度。周春米還說,也許民間持續對話,中國國民黨會更坦然面對,她也很好奇「民眾黨會怎麼因應?」
社會上也有許多人倡議制憲並提出各項方案,周春米對此認為,執政黨對此要考量的更多,需要思考「有效性」,但相關倡議應該也符合台灣現狀,她表示自己比較少聽到相關討論,「應該給我們這些比較資深、比較保守的(委員)一些刺激,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