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戰進行式俄羅斯如何操弄民心替入侵烏克蘭鋪路

編輯
發佈時間2025/7/29 06:37:03
最後更新2025/7/30 10:46:50

作者|林逢凱

楓之谷即時通無名小站世代,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所畢業,數位情資領域自由工作中,祈求善意理解成為人類第一直覺,且善良不會被利用剝削。

引烏為鑑:烏克蘭經驗與台灣當前隱憂

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和騷擾不斷升級,頻繁派遣軍機船軍艦進入台灣周邊空域與海域,採取所謂「灰色地帶戰術」。

美國更警告,中國解放軍這些軍演,很可能是為未來武力犯台所作的預演。這些戰爭訊號逐漸清晰,中國以軍事行動併吞台灣的可能性愈來愈難以忽視。

面對這樣的局勢,台灣社會應該借鏡烏克蘭的經驗,重新檢視我們目前的處境所處的位置,預判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並思考:我們該採取什麼行動來因應中國共產黨的威脅?

台灣社會所面臨到的威脅當中,最普遍但也最難以察覺的,便是來自對岸的境外資訊操弄干預(FIMI),而烏克蘭也飽受俄羅斯資訊戰的威脅。從烏克蘭面對資訊操弄的經驗開始瞭解,並由台灣公民從自身做起、降低資訊操弄帶來的傷害,是台灣社會能夠踏出的第一步。

無形的槍炮:左右戰局的資訊操弄

在 2022 年爆發的俄烏戰爭中,俄羅斯除了發動軍事攻擊,同時也大量運用資訊戰,試圖操弄國內外輿論,配合軍事行動奪取優勢。

歐洲對外事務部(EEAS)近年報告指出,2022 至 2024 年間,烏克蘭蟬聯全球遭受俄羅斯資訊戰打擊最嚴重的國家。資訊操弄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資訊操弄的殺傷力,在於長期滲透與累積影響,悄悄改變民眾對現實的看法與態度,造成難以扭轉的改變。隨著戰爭陷入消耗戰烏克蘭國內民心與國際輿論,成為雙方爭奪的重要戰場。

俄羅斯企圖透過資訊操弄,動搖烏克蘭民眾的抵抗意志、削弱國際對烏克蘭的援助,甚至降低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壓力。

營造順風的戰場:俄羅斯資訊操弄的三階段演變

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資訊操弄,隨著戰爭不同時期,採取了不同策略,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戰前的「資訊藉口戰」:為全面入侵建立正當性,醜化烏克蘭、合理化侵略。

(2)戰爭初期的「資訊閃擊戰」:製造烏克蘭戰敗的假象,打擊軍心民心,迫使烏克蘭投降。

(3)戰事陷入消耗戰後的「資訊疲勞戰」:持續散播不實資訊、爭議資訊與陰謀論,消磨烏克蘭抵抗意志,同時削弱國際援助與制裁力度。

這三個階段雖然戰略意圖各異,但核心目的一致——為俄羅斯軍事行動創造更有利的戰場環境

一、資訊藉口戰:用資訊操弄建立入侵正當性

在 2022 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俄羅斯早已透過資訊操弄,長期鋪陳一套自我辯護的說法,為侵略行動製造正當性。這些敘事甚至可以追溯到 2014 年併吞克里米亞時期。主要敘事包括:

  • 宣稱烏克蘭奉行「新納粹主義」,對俄羅斯及構成威脅,需要以武力排除
  • 宣稱烏克蘭與北約東擴威脅俄羅斯國家安全,俄羅斯不得不採取軍事手段
  • 否認烏克蘭是獨立國家,強調烏克蘭與俄羅斯在民族血緣上不可分割,聲稱入侵是內政「平亂」而非國際戰爭
俄羅斯官媒宣稱烏克蘭有新納粹份子

這些敘事將烏克蘭描繪成危害和平的麻煩製造者,試圖合理化俄羅斯的侵略行動。同時,藉由否定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來緩解入侵行動為俄羅斯帶來的負面形象。即使內容牽強離譜,這些敘事至今仍被俄方反覆使用,作為所有侵略與罪行的辯護基礎。

俄羅斯官媒宣稱美國在烏克蘭的生化實驗室製作生化武器。(圖片來源:俄羅斯官媒 Russia Today)

二、資訊閃擊戰:用不實資訊打擊士氣、說服投降

2022 年全面入侵初期,俄羅斯在戰局未明、人心動盪之際,迅速發動資訊閃擊戰。以資訊操弄營造烏克蘭兵敗如山倒的假象,打擊民心軍心,促使烏克蘭提早投降。手法包括:

  • 宣稱俄軍已迅速佔領烏克蘭各大城市
  • 假造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經投降的資訊
社群平台上流傳的 Deepfake 影片,宣稱澤倫斯基已經投降,並勸烏克蘭人也投降。

然而,俄羅斯並未如宣稱地快速取得勝利。隨著戰爭延續,烏克蘭政府、公民社會與社群平台共同澄清事實,這些不實訊息被揭穿。資訊閃擊戰未能奏效,俄羅斯隨後轉向長期消耗戰術。

三、資訊疲勞戰:用長期資訊操弄消磨意志、分化團結

2022 年秋季之後,戰事膠著,俄羅斯資訊戰策略轉向長期、多元題材操弄,試圖消磨烏克蘭社會的抵抗意志,並削弱國際對烏援助,爭取戰場、談判與外交上的有利條件。

這階段的資訊操弄分為兩大主軸:

(1)瞄準烏克蘭社會,消磨民心士氣

以烏克蘭社會作為受眾的資訊操弄,最主要是試圖說服烏克蘭社會不要付出生命去捍衛一個腐敗政府。讓烏克蘭社會質疑政府、厭戰而放棄抵抗。

為了做到這點,俄羅斯資訊操弄的敘事環繞著以下主題:

  • 宣稱烏克蘭政府與澤倫斯基貪污腐敗
  • 宣稱西方已經放棄烏克蘭、烏克蘭孤立無援
  • 宣稱烏克蘭非法徵兵,勸退烏克蘭社會參與軍事動員
  • 宣稱烏克蘭無力選擇,已淪為北約與西方對抗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犧牲品
俄羅斯情報機構有關的資訊操弄集團,宣稱烏克蘭在路上抓人丟到戰場前線,導致民眾反抗動員。

(2)操弄國際輿論:削弱援烏行動

對於國際社會,俄羅斯的資訊操弄最主要是試圖說服國際社會烏克蘭不值得援助。來減少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聲援、軍援及人道物資援助,也減少對俄羅斯的制裁壓力。常見敘事包括:

  • 宣稱烏克蘭政府擅自挪用物資及軍援,貪污腐敗
  • 宣稱制裁俄羅斯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導致糧食能源價格上升
  • 宣稱烏克蘭涉犯戰爭罪行,而俄羅斯是「清白」的
俄羅斯媒體與親俄資訊操弄集團,宣稱澤倫斯基用國際金援購買小島、渡假別墅。

全方位滲透:俄羅斯操弄手法與管道

俄羅斯資訊操弄的主要管道,包含官方與非官方兩大系統。

官方方面,透過外交管道及官媒(如 RT 與 Sputnik)持續對國際及烏克蘭散播有利俄羅斯的敘事。

然而隨著俄羅斯官媒被烏克蘭歐盟封鎖,俄羅斯轉向仰賴非官方管道。

這些管道包含與俄羅斯政府或情報機構有關的資訊操弄集團、親俄媒體與個人帳號等,在社群平台及網站上持續散播不實資訊與陰謀論內容。

俄羅斯的操弄手法多樣,常透過偽裝成可信媒體或知名人物的帳號,發布不實資訊來誤導受眾。

同時,利用資訊操弄集團控制的網站與社群帳號,重複轉載相同內容,擴大不實或爭議資訊的觸及度。俄羅斯也會透過購買社群平台廣告,精準鎖定烏克蘭受眾,投放特定敘事達到操弄效果。

此外,這些行動也擴大至鄰近國家,透過資訊戰扶植親俄政治人物,削弱周邊對烏克蘭的支持。

除了線上的操弄,俄羅斯亦透過烏克蘭境內的宗教團體,特別是與俄羅斯關係密切的俄羅斯正教社群,作為實體滲透的管道,以宗教之名散播有利俄羅斯的敘事

對外發動資訊戰的同時,俄羅斯也對國內展開輿論審查,以維持俄羅斯社會對入侵行動的支持。手段包括壓制國內獨立媒體、封鎖外國新聞與社群平台,並懲罰揭露戰爭真相或表達反戰立場的民眾,營造出「國內一致支持出兵」的氛圍,確保政府得以持續推行戰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官媒與親中帳號偶爾也會協助散播俄羅斯的資訊操弄內容,在中文資訊環境中為俄羅斯放大聲量、獲取支持。

烏克蘭的啟示:台灣準備好了嗎?

同為威權國家的俄羅斯聯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當今世界兩大資訊操弄威脅來源。

俄羅斯如何透過混合戰入侵烏克蘭,依然是全球觀察的重點。而台海局勢持續升溫,台灣不應錯過從烏克蘭經驗中學習的機會。事實上,烏克蘭所面對的資訊操弄,台灣也正遭遇其中不少相似手法。

透過烏克蘭的案例,台灣應重新檢視自身所處的階段,辨識過去未曾重視、但實際上符合中國政府利益、甚至有利於解放軍對台作戰的資訊操弄內容。台灣應警覺,中國政府對台資訊操弄,未來也可能如俄羅斯般,隨戰事進程演變,分階段展開資訊藉口戰、資訊閃擊戰與資訊疲勞戰。

下篇將以烏克蘭經驗為借鏡,檢視台灣當前資訊環境中的中國資訊操弄行動,以及那些雖未必能直接證實為中國所操弄,但其內容與中國政府併吞台灣的利益高度契合,且具備資訊操弄特徵的敘事與現象。

註解

  1. 持續投入人力與資源來逐漸消耗敵方的作戰能力,使敵方軍力崩潰,進而獲得戰爭勝利的戰法。
  1. 關於資訊閃擊戰與資訊疲勞戰的其它分析成果,請參考刊登在 EUvsDisinfo 網站上的文章 - What we have learnt about FIMI after three years of full-scale war in Ukraine
  1. 關於俄羅斯全面入侵前的不實訊息,請參考另一篇刊登在 EUvsDisinfo 網站上的文章 - Russian aggression and disinformation in Ukraine
  1. 烏克蘭也因此對俄羅斯正教會下達禁令
  1. 關於俄羅斯在國內採取了哪些手段,以及俄羅斯社會是否支持政府繼續出兵,可以參考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報告的詳細內容 - The reluctant consensus: War and Russia’s public 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