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公頃中正紀念堂本來要蓋世貿文史專家陳凱劭紀念獨裁者害臺灣晚15年拼經濟

發佈時間 2022/7/29 10:44:01
最後更新 2022/7/29 12:27:2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

「中正紀念堂」不僅是獨裁者蔣中正的巨大陵寢,連競圖過程也充滿著威權。成大建築碩士出身的文史研究者、國立臺中科大多媒體設計系兼任講師陳凱劭接受《沃草》專訪指出,當初中正紀念堂名目上有著開放、民主的競圖過程,但其實都是「蔣家的決定」,違背競圖的現代化公園原則,採御用建築師楊卓成的複製「中山陵」方案。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很多人會批評「什麼要搞這個?專心拼經濟不就好?」但陳凱劭直指,中正紀念堂這塊 26 公頃的地,本來是要蓋拼經濟用的世貿中心,但後來因為蔣中正「崩殂」就被改成紀念堂, 之後經貿中心才重新在信義區長出來。他感嘆:「為了紀念獨裁者讓臺灣晚了 15 年才能拼經濟!」

文史研究者、台中科技大學兼任講師陳凱劭(攝影/廖昱涵)

文史研究者、台中科技大學兼任講師陳凱劭(攝影/廖昱涵)

蔣中正「崩殂」後,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在行政院院會,組織了一個「中正紀念堂籌備小組」。陳凱劭說,但這其實就是對外「表演」紀念堂是經過全國人民共同的心願,經由民間連署、提倡、投書等各種動作,蒐集全國人民的共同熱烈意見,受到廣大人民的「請託和要求」,才決定要蓋的。他感嘆,一個明明是「由上而下」的決定,被展演成「由下而上」。

陳凱劭直指,表面上這個小組是催生者,但事後來看,這個小組並沒有決定什麼,像是蓋在哪裡、長什麼樣子,所有的決定都是經由蔣經國或宋美齡,意即「蔣家的決定」。這小組只是被推到台前,讓大家誤以為這不是獨裁者家庭自己要蓋的,而是廣大全國人民共同的心願。

「兩蔣統治有趣的就是,實質上獨裁,但形式上會讓你覺得好像有經過什麼共同決定的民主程序。」陳凱劭說。

中正紀念堂現址原預定做為商業中心(圖片提供:陳凱劭)

中正紀念堂現址原預定做為商業中心(圖片提供:陳凱劭)

中正紀念堂的所在地,在日治時期是軍營,1949 年後改為陸軍總部,1970 年陸軍總部要搬到桃園龍潭。陳凱劭說這塊地本來要作為世貿中心,要蓋五星級旅館、百貨公司,是臺灣經濟要起飛的重要地方。

對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很多人會批評說「什麼要搞這個?專心拼經濟不是很好?」但陳凱劭說:「本來中正紀念堂那塊地就是要用來拼經濟的,但是後來這計劃因為蔣中正死掉,一下子就被終止改成蓋紀念堂,這是很好笑的,為了紀念獨裁者讓臺灣晚了 15 年才能拼經濟,這些原本要在中正紀念堂用地的東西 15 年後才重新在信義區長出來。」

陳凱劭強調,世貿展覽中心不只是現在看漫畫展、同人展的,當初是要舉辦很多商業性的展覽、吸引世界的投資來臺灣。

選定地點後,中正紀念堂的競圖比賽也展開。陳凱劭指出,當初徵求文件寫很清楚,就是要用現代的形式來紀念蔣中正的崇高偉大。也因為需求書就這樣寫,來參加的建築師大多使用現代的方式展現,比較沒有那麼封建守舊,除了一家楊卓成例外。

對建築有所研究的陳凱劭指出,在 20 世紀後,建築在紀念重要人物和歷史事件上,都會用比較多的創意和新手法來紀念,尤其是革命人物。因為全世界歷史上,重要的人通常都是具有「開創性」的特質,不會用古老、守舊的建築物外型來紀念。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此案,在建築師陳邁回憶中,本有望中選,但在須先請示蔣夫人下還未公佈,但之後卻得到只要中國式的回應(圖片提供:陳凱劭)

「宗邁建築師事務所、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此案,在建築師陳邁回憶中,本有望中選,但在須先請示蔣夫人下還未公佈,但之後卻得到只要中國式的回應(圖片提供:陳凱劭)

「但競圖的結果一出,讓大家都傻眼了!」陳凱劭說,標榜現代、公園形式的紀念堂,第一名卻是由最傳統的、模仿中山陵的楊卓成方案勝出。他大嘆,如果要用傳統的模式,乾脆需求書上就說清楚、講明白,讓大家來拼。不過威權時代也沒人敢有意見,幾十年後歷史學家慢慢去回溯當年的狀況,才知道建築師們當年心中的恨,原來開放的競圖,其實就是獨裁者說了算而已。

拿著照片對比,陳凱劭指出,楊卓成的方案顯然是模仿中國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企圖也很明白,就是認為蔣中正和孫中山就是同等級的人物,蔣中正什麼都要比照孫中山:教科書篇幅要一樣多、偉大程度也要一樣、有孫中山銅像也要有蔣中正銅像、有孫中山紀念館也要有蔣中正紀館。

陳凱劭表示,後來也才知道,楊卓成多年來就是蔣家御用的建築師,例如圓山飯店、桃園慈湖的四合院都由他操刀,和蔣家關係密切。從中正紀念堂「致敬」中山陵的形式,也能看出兩蔣時代在臺北的重大建築或公共建設,通常就是把在南京的東西複製貼上,像是外交部是模仿國民政府在中國南京的外交部、立法院議場則是複製國民政府在中國南京的國民大會堂。

談到轉型,陳凱劭認為,中正紀念堂設計過程雖然荒謬可笑,但建築師們可是很認真把每吋、每個細節都拿來彰顯蔣中正的偉大。以建築的角度而言,他認為中正紀念堂這個建築物,很難改做其他用途,因為他當初設計就是這樣。

中國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與中正紀念堂非常神似 (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 Universe729;授權條款:CC BY-SA 3.0)

中國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與中正紀念堂非常神似 (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 Universe729;授權條款:CC BY-SA 3.0)

陳凱劭舉例,像是總統府,就是日本時代的總督府,雖然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威權象徵,但它本質上就是個辦公大樓,隨時可以換成其他單位進駐。有可能成為北市府,或者讓經濟部在裡面辦公也可以,意即不需要拆掉就可以做別的用途,但中正紀念堂無法。

陳凱劭認為,既然很難動,乾脆就拆掉堂體。26 公頃的中正紀念堂,他認為兩廳院、廣場、水池、綠地,都是對都市都是很正面的,唯一只對堂體有意見。「也不是說我特別討厭兩蔣!」他強調,是認為建築物就是很難改作他用,當然民主時代需要大家共同決定未來的去向。

對比國外的領袖紀念方式,陳凱劭以美國為例,卸任總統通常是在家鄉,由民間募款後蓋個紀念圖書館,蒐集任內的重要史料,成為研究資料中心,集合研究、展覽活動等。他強調,這不是單純捧這個總統多偉大,就是真實呈現他任內發生的事情和史料。他認爲「總統圖書館」會是領袖紀念比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