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沒有砲火的戰爭不知不覺已經開打

發佈時間 2023/8/24 08:22:37
最後更新 2023/8/24 08:22:39
<strong>中國侵略台灣的企圖從沒間斷,許多軍演項目都是針對侵台而舉行。圖為解放軍演練搶灘登陸。</strong>

中國侵略台灣的企圖從沒間斷,許多軍演項目都是針對侵台而舉行。圖為解放軍演練搶灘登陸。

談起戰爭,你會想到什麼?是轟炸機飛過天空,投下一排炸彈?還是坦克車轟隆轟隆衝破陣地?又或者腦海中會開始浮現,被防空砲火與曳光彈照亮的都市夜空?邁入 21 世紀,現代戰爭的起始與終結,很可能已經與你我原本的既定印象很不一樣,不知不覺中,「沒有砲火的戰爭」,很可能已經開打。

開戰打仗成本越來越貴 侵略者這樣省錢

強權大國之間持續進行軍備競賽,連帶促使人類軍事科技獲得突破性發展,與此同時,大部分武器裝備的製造生產成本也同步飆漲。如今,購買一架最先進的F-35匿蹤戰鬥機所需費用,足夠生產一百多架二次大戰時期英國噴火式戰鬥機。高漲的武器價格,讓現代戰爭成本變得格外昂貴;另一方面,人權理念普世化之後,人們越發看重生命價值,對戰爭造成傷亡的耐受程度也越來越低。這些因素無形中讓國與國之間更傾向用談判解決衝突,而非動用武力真槍實彈打一場。

即便如此,具有擴張領土野心的侵略者並未因此就被約束。如果直接動武代價太過高昂,必須以成本管控作為考量前提的話,優先運用非軍事性質的攻擊手段,逐步瓦解目標的抵抗意志,以更具經濟效益的戰略與戰術策略達成政治目標,這樣的戰略思維,便成為戰爭理論的顯學。

俄羅斯侵略手法震驚世界

2014 年 2 月底,俄羅斯發動「小綠人」(Little Green Men)戰術,俄軍特種部隊拿掉軍徽等識別標示,讓外界無法辨識身份,掩蓋他們屬於俄羅斯軍隊的事實。小綠人在當地親俄組織協助下,入侵屬於烏克蘭領土的克里米亞半島,佔領當地議會、政府機關與機場等戰略要地,短短幾天之內,俄羅斯誘使半島上大多數烏克蘭駐守部隊投降。伴隨著佔領行動,俄羅斯為了塑造統治正當性,策動克里米亞魁儡議會投票決議加入俄羅斯,接著在俄羅斯操控之下,魁儡政府發起不符合一般民主程序的「公民投票」,宣布克里米亞同意投入俄羅斯懷抱。

<strong>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Anton Holoborodko;授權條款/CC BY-SA 3.0)</strong>

2014 年 3 月上旬,未配戴國籍臂章、但經國際媒體辨識為俄軍的部隊,在克里米亞境內活動。(圖片來源/WIKIMEDIA;作者/Anton Holoborodko;授權條款/CC BY-SA 3.0)

這場震撼全世界的入侵行動,俄羅斯僅僅動用小規模特遣部隊,甚至幾乎沒有遭遇組織性抵抗的情況下,順利占領黑海戰略要地克里米亞半島。相同的入侵模式,不久之後便發生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盧干斯克兩州。當地分離主義武裝團體響應俄羅斯入侵,讓俄軍得以快速佔領烏東兩州戰略要地與政府機關,扶植親俄政治人物成立魁儡政權。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內,烏克蘭南部、東部大片國土淪陷。主導這場侵略行動的俄羅斯獨裁者普丁,甚至還未動用主力部隊進行傳統戰爭,就已經達成軍事戰略目標。

即便後來烏克蘭全力反擊,至此,戰爭才真正進入我們熟知的傳統軍事行動階段,然而,已經佔據有利地理位置的俄羅斯部隊,在頓巴斯戰爭中讓烏軍吃盡苦頭。2014 年的成功經驗讓普丁食髓知味,於 2022 年 2 月底,再次侵略烏克蘭。

戰爭範疇已不再限於傳統軍事行動

事實上,俄羅斯正式展開軍事行動之前,戰爭就已經悄悄開打。俄羅斯長期對東歐國家提倡「大斯拉夫民族主義」,舉凡俄語、斯拉夫血統、泛俄羅斯文化圈的歷史記憶,都成為俄羅斯對東歐國家發動文化侵略、向外輸出斯拉夫認同感的輿論戰武器。「大家都是斯拉夫人」,這類俄羅斯的輿論戰操作,烏克蘭東部、克里米亞地區等俄語人口比例高的地區,受害情況尤其嚴重,當地人民對烏克蘭的國家認同逐漸瓦解,失去抵抗意識。

有軟的一手,當然也有政治與軍事層面硬的一手。俄羅斯支持烏克蘭國內親俄政治人物,協助他們從選舉中勝出,進入公部門發揮影響力;俄羅斯也長期滲透、利誘與收編烏克蘭軍官,為將來發動軍事行動埋下伏筆。更嚴重的是,俄羅斯暗中提供軍火和軍事訓練,指導烏東地區的分離主義團體發展武裝勢力,成為近乎軍閥等級的存在。諸如此類的侵略手法,導致烏克蘭中央政府逐漸喪失對克里米亞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州的控制力。

<strong>據烏克蘭國安局資料,這位涉嫌幫助俄羅斯入侵的代理人名叫亞歷山大.科羅塔耶夫(Олександр Коротаєв),他曾任烏克蘭敖德薩州「緊急事務部」副主任,當俄羅斯展開入侵、他舉家搬到遭俄國佔領的赫爾松地區,協助在當地成立民兵營,對抗烏克蘭軍隊。(圖片來源:烏克蘭國安局)</strong>

據烏克蘭國安局資料,這位涉嫌幫助俄羅斯入侵的代理人名叫亞歷山大.科羅塔耶夫(Олександр Коротаєв),他曾任烏克蘭敖德薩州「緊急事務部」副主任,當俄羅斯展開入侵、他舉家搬到遭俄國佔領的赫爾松地區,協助在當地成立民兵營,對抗烏克蘭軍隊。(圖片來源:烏克蘭國安局)

由於這些侵略行動都是以秘密方式進行,因此外界難以判斷,在 2014 年俄羅斯發動「小綠人」入侵之前,這場「沒有砲火的戰爭」從什麼時候就已經開打。世人震驚於俄羅斯快速、有效、低成本的方式,順利佔領克里米亞與烏東兩州,並引發各國評論家熱烈討論。這種被軍事學者稱之為「混合戰」(Hybrid Warfare)的策略,彷彿成為 21 世紀地緣政治強權國家對外擴張的戰爭典範。

中國同樣運用混合戰侵略台灣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古老格言,向來受到中國兵家重視,共產黨亦不例外。如同資訊戰專家沈伯洋所言,對中國領導人而言,「打台灣,不如買台灣;買台灣,不如騙台灣」。運用「混合戰」策略,透過輿論戰、封鎖戰與經濟戰,從台灣內部瓦解民眾的抵抗意志,培植在地協力者裡應外合,再以軍事行動短期決戰逼迫台灣人民接受中國統治,是最經濟、最能控制戰爭成本的侵略手法。

我們時常看到,中國禁止進口台灣農漁業產品,威脅廢止基於 ECFA 的貨物關稅優惠,透過經濟戰傷害台灣產業、以商逼政,試圖脅迫台灣政府改變對外政策。中國持續出動軍艦、戰機迫近台灣領海領空,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發動鐵殼漁船、海底抽砂船入侵台灣經濟海域,除了測試台灣防衛能力,也有藉著「灰色地帶衝突」展現軍事實力、威嚇台灣民眾的考量。

<strong>我國國防部於 4 月 12 日記者會中發布的中國「聯合利劍」演習概況圖。(資料來源:國防部)</strong>

我國國防部於 4 月 12 日記者會中發布的中國「聯合利劍」演習概況圖。(資料來源:國防部)

中國政府推動統戰交流,鼓勵台灣政治人物宣揚「兩岸一家親」、「終極統一」言論,運用資訊戰部隊製造並散播假訊息,於各個社群平台發動資訊操作。這些作為,目的都在於影響台灣公共輿論的議題設定,把台灣人對「兩岸政策」的看法,導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是典型的輿論戰手法。

強權大國運用「混合戰」策略對外發動侵略,導致現代戰爭起始點難以判斷,就連戰爭型態,也與過往我們對戰爭的想像與認識,大大不同!台灣長期面對中國軍事威脅,中國對台策略從馬政府時期「以經促統」,到了蔡政府時期轉為典型的混合戰策略,試圖將統戰狼爪伸入台灣社會,從內部瓦解台灣人民的抵抗意志。

幸好,就像烏克蘭經歷 2014 年挫敗後從中記取教訓,推動軍事改革,重新建立民眾抵抗意志,終於在 2022 年成功抵禦俄羅斯再次侵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警示全世界,即便到了 21 世紀,獨裁者的擴張野心,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對台灣人而言,認識到現在戰爭策略中的「混合戰」手法,瞭解中國發起軍事行動前,將會運用哪些戰爭手段作為前置攻擊,進而保持警覺、維持社會韌性,讓中國領導人見識到台灣人守護自由民主體制的堅定意志、瞭解到入侵台灣必須付出慘痛代價,這是台灣最重要也最具效益的防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