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灣獨立建國
前川普國務顧問余茂春:川普回歸將全面反擊中國,台灣應扮演關鍵盟友角色
2025/1/14 11:04:37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將在下周一(1 月 20 日)就職,重新入主白宮。在第一任掀起美中貿易戰、打響抗中號角的川普,第二任會怎麼樣影響台灣及世界?川普任內曾擔任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
國關專家示警:中國發動法律戰推「台灣問題內政化」,民主國家應及時反擊
2024/10/28 10:02:44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近日刊出「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AoD)執行董事 Jonas Parello-Plesner 以〈中國以法...
中研院學者洪子偉示警:中國壟斷 96%華語空間,「語言」成認知戰新戰場
2023/12/28 09:36:3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中研院所於上個月舉辦「台灣民防與全民防衛工作坊暨論壇」,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洪子偉指出,華語知識出現壟斷危機,「語言」成為認知戰的新戰場。中國一方面長期箝制思想、做思想審查,一方面...
當年起訴書不敢寫「台獨」?美麗島當事人姚嘉文:警總怕台灣人知道「台獨沒什麼不對」
2023/12/11 11:32:20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昨(10)日是 1979 年發生的「美麗島事件」 44 週年,當年被判刑 12 年的總統資政姚嘉文回顧,在當時,「主張臺獨是要判死刑的,警總特務一直問我們要不要承認是臺獨,...
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回頭路不可行」 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警告:台灣恐被視為中國內政問題
2023/11/17 10:45:29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促成藍白合的前總統馬英九又成為媒體焦點,他今年訪問美國時宣稱兩岸不是兩個國家,引起台灣民意反彈,無獨有偶,民眾黨原本預計提名的中配徐春鶯,也不斷宣稱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而中國國...
反服貿大將賴中強:未能處理中華民國憲法,是太陽花運動真正遺憾
2023/11/1 08:03:04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反服貿運動」已經10周年,卻仍是今年大選焦點之一,當年在服貿協議簽訂當天就發起抗爭,並組織「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的律師賴中強表示,「太陽花運動不是要跟中國重新談判,而是要擋下...
中研院學者吳叡人讚海外台灣人影響僑居國對台政策:堪比美國猶太人的以色列運動
2023/9/1 03:48:20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深入研究香港 2019 年「反送中」運動的中研院台史所研究員吳叡人指出,香港在近 3 年形成的大規模移民潮,有可能形成海外香港獨立運動的母體。他分析,台灣在二二八事件後的流亡潮...
沒有「天然獨」!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董思齊籲:認識歷史才能建立台灣主體性
2023/8/25 10:42:07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反服貿運動十年後,隨著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提議重啟服貿,又掀爭議。曾擔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的經濟學者、現任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認為,服貿其實涉及民生、國安等各行各業,但柯文哲卻...
「希望每一代台灣人都有選擇機會」北美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鄭麗伶:2024將決定台灣未來
2023/8/11 09:07:50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關注台灣大選,今年的年會也移師台灣舉行,並聯合 20 個團體發布「捍衛民主、永續台灣」共同宣言,今(11)日召開記者會。剛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病...
國關學者張國城:中國不承認臺灣對等地位,台灣政府難以救援遭中國濫捕國民
2023/8/8 09:53:27
【沃草】特約記者劉艾波報導/台灣這幾年陸續發生社運人士李明哲、台商李孟居及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等人入境中國後失蹤,事後才知道是被中國逮捕的事情。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國關學者張國城坦言,基於「中華...
台灣民主國國旗到共和國諸旗 vs.中華民國五色旗到黨旗變國旗
2023/6/8 08:40:32
這篇文章花很大的篇幅在講海外台獨運動及其旗幟,那是因為這段歷史比較不為人知。其實,台灣島內的歷史,大家真的知道很多嗎?我也很懷疑。不管怎樣,海外建國運動是台灣年輕人用青春,甚至生命,以及一生最寶貴的歲...
台灣語文可抗中國假消息? 成大台文系教授:中越世仇但語言不通,中國網軍一開口就會被發現
2023/6/2 11:20:39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NVDIA 的創辦人黃仁勳近日訪問台灣,形成旋風,他在台大畢業典禮演講使用台語和英語也成為話題,台灣社會有沒有可能擺脫容易和中國連結的華語?成大台文系教授蔣為文表示,現在總統蔡...
苗博雅批國民黨:為下架民進黨是非不分,公共議題「把嬰兒跟洗澡水一起倒掉」
2023/5/30 10:04:05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臺灣人認同」已穩定佔 8 成以上,但民主就不會有危機了嗎?屢次被點名應該代表本土派競選 2024 立委的社民黨籍北市議員苗博雅日前指出,沒建立健康正常的政治競爭文化,讓人們不...
不臺獨、不惹中國就能避戰?國關專家賴怡忠:中國壓制臺灣是基於國際反中,與臺灣無關
2023/5/26 08:37:3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隨著臺海問題國際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國際局勢轉變,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國際關係專家賴怡忠昨(25)日在講座指出,國際社會已逐漸將中國定義為「敵對者」,也讓臺海局勢與「統獨」議題...
白恐受難原民高一生同案廖麗川家屬:不釐清歷史真相,台灣民族將深陷危機
2023/4/17 08:30:20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今(17)日是台灣原住民族菁英 Losing Watan(林瑞昌)、Uongʉ Yatauyungana(高一生)、Yapasuyongʉ Yulunana(湯守仁)受難 69...
中國統戰多判無罪怎麼辦?沈伯洋:行政調查金流,揭露中共代理人協力手法
2023/3/24 08:11:1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專研中國認知作戰的民間智庫「台灣民主實驗室」今(24)日公布「中國影響力指數」,在 82 個有被調查的國家中,臺灣在「社會」和「媒體」領域中,受中國影響位居第一。民主實驗室理事...
中國人為何能獲國賠463萬元?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根源是憲法認為中國人是「中華民國」國民
2023/3/8 10:51:07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中國人可以在臺灣獲得國家賠償合理嗎?日前高雄地方法院有一起判決,認為政府必須國賠到臺灣旅遊被電死的中國人 463 萬,引起輿論強烈反彈。國際法學者、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
ESPN轉播寫Taiwan沒事 愛爾達傳單印「台灣」卻遭禁發 立委批主辦單位「自我設限」
2023/3/7 11:31:56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世界棒球經典賽將於明(8)日開打,臺灣所屬的分組A在臺中洲際棒球場進行比賽,理應享有地主優勢,但實際上卻連使用「中華民國國旗」和「臺灣」兩字都不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指出,台灣...
放棄臺獨,中共就不會武力侵臺?朱立倫岳父基金會民調:62.7%民眾不同意
2023/2/20 09:30:30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許多藍營人士不時主張臺灣不應該備戰,應該避戰、宣布中立,才能避免「挑釁中國」、讓中國不會武力侵犯,但這樣的觀點,連藍營智庫所做的民調都顯示民意並不買單。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40年前拿到教職卻無法返鄉 臺大資工教授高成炎憶當年:駐美領事嗆我沒有回臺的自由
2023/1/3 10:25:37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身為臺灣人,卻沒有回臺的自由?綠黨召集人、臺大資工系教授高成炎,1980 年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尚未畢業就已被內定取得清華大學資工所教職,卻因護照上「回臺加簽」被...
「中華民族」歷史只有100多年 !政治學者吳叡人:只有中國、俄羅斯才講「自古以來」
2022/12/30 08:47:25
【沃草】特約記者劉芮菁報導/中國頻頻用「兩岸一家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說法宣揚統戰,最近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分別親自、視訊參加「廣東紀念兩岸開啟交流35週年研討會」,響應中國統...
「中國同學會不能代表臺灣人」 NASA科學家郭正光 當年一句話就從忠貞黨員變成黑名單
2022/12/23 09:07:08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曾在蔡英文 2018 年參訪 NASA 時參與接待的臺籍 NASA 食品研究室主任郭正光,原本是「忠貞黨員」,出國留學後接觸臺灣意識,加入當時總部在美國的「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怕上戰場才不投民進黨?獨盟選後最新民調:若遭軍事攻擊,65% 臺灣人願保衛家園
2022/12/12 10:08:12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民進黨在上(11)月地方選舉表現不理想,有聲音認為是因「票投民進黨、年輕人上戰場」的輿論發酵。但台灣獨力建國聯盟(獨盟)與台灣安保協會在選後進行年度例行「台美建交民調」,有 6...
新科院士為新加坡籍遭質疑 民進黨立委范雲批:依中研院見解,胡錦濤、江澤民都算我國國民?
2022/11/23 09:56:1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過去中研院有中國人當上院士的爭議,雖然今年中研院首次要求院士具我國籍,但民進黨立委范雲今(23)日質詢指出,近期出現新科院士為新加坡籍,顯然仍未有實質約束力。她質疑,中研院擴大...
不到 4 %!國民黨、民眾黨上百候選人僅 4 人簽署「捍衛臺灣絕不投降承諾書」
2022/11/22 09:02:4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捍衛臺灣絕不投降承諾書」發起團體今(22)日公布最終結果,全臺共 262 名候選人簽署,尤其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全臺合計推出超過百位候選人,但僅 4 人簽署,不到 4 %。...
基進臺中議員候選人楊欣怡:不希望 3 歲兒子因大人投錯票,長大必須成為勇武派
2022/11/16 09:36:3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捍衛臺灣絕不投降承諾書」發起團體,今(16)日發表第三波進度報告。參與連署的台灣基進臺中市議員候選人楊欣怡表示,她的孩子能每天安穩睡覺,是有賴許多人努力捍衛民主,但她痛批,爭...
質詢「絕不投降承諾書」遭辱罵 臺北市議員林穎孟:中國央視稱讚柯文哲罵我去死
2022/11/9 10:53:13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2022地方大選倒數 17 天,發起「捍衛臺灣絕不投降承諾書」的民間團體今(9)日再度公布最新簽署名單,台灣民眾黨與中國國民黨均無縣市長候選人簽署。曾在質詢柯文哲「絕不投降承諾...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讚臺灣防疫 90 分以上:為何指揮官陳時中要被污衊攻擊?
2022/11/7 09:06:07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地方大選倒數,捐助 30 億協助臺灣民間發展全民國防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今(7)日召開記者會,公開支持民進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他認為,臺灣防疫成績舉世矚目,「每百萬人口因...
智利新憲法遭62%民眾否決 學者宮國威:388條文公布2個月就公投,溝通不足
2022/10/17 09:46:17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1974年到1990年間在位、擔任智利總統期間最久的獨裁者皮諾契特(Augusto Pinochet),執政時留下的憲法沿用至今,他的施政更造成智利嚴重的貧富差距;社會上累...
「中華民國」領海只有臺澎無金馬 金門立委陳玉珍哀嘆:家裡一個是大某,一個是細姨
2022/10/14 11:04:34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中國對台文攻武嚇,更不斷發展「灰色地帶」手法,近來多次以無人機飛到金門軍事營區,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只要中國機艦進入領海、領空,就算是『第一擊』,要予以擊毀。」但...
破除「中華民國」幻相、一中憲法的致命危機,以及台灣應有的路
2022/10/6 11:01:39
這篇文章是鄭欽仁教授〈今日的烏克蘭是明日的台灣〉(副題略)的一個補充說明。這裡的基本看法,是無數前輩,在不同的時空,已經講過無數次,但台灣社會大多數人還是處於「無知」、「看不見」,或是「被以假亂真」的...
侯友宜回應鄭南榕事件:「再來一次仍依法行政」鄭南榕基金會痛批:可怕的是他代表的價值觀
2022/9/14 10:10:1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爭取連任新北市長的侯友宜,對於外界質疑他 33 年前率隊拘提鄭南榕導致他自焚,日前回應表示「再來一次他仍會依法行政」。鄭南榕的女兒鄭竹梅質疑侯友宜,當時為何要對鄭南榕採取最激烈...
國民黨過去為何不敢公開臺獨案件? 學者陳翠蓮:擔心臺灣人民知道「原來還有臺獨的選擇」
2022/9/2 09:40:43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臺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日前指出,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中,中國國民黨政權處理臺獨案件帶有更多政治考量,與大規模鎮壓左翼案件並加以宣傳的情況,相當不同。陳翠蓮說明,國民黨擔心「讓...
「中華民國不是臺灣」國關學者李明峻:李登輝用「臺灣」面對日本、安倍「把臺灣當臺灣」
2022/8/15 10:53:48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當外國與我國互相往來時,他們打交道的對象是「中華民國」還是「臺灣」?在「中華民國」的架構下,我們又要如何定位自己?國際關係學者、台灣安保協會副理事長李明峻表示,過去臺灣與日...
中國發表第三份「對臺政策白皮書」,統一後將派軍隊、公務員接管臺灣?
2022/8/12 10:16:51
中國國臺辦在前(10)日公佈了《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這是年底可能打破中共領導人最多擔任二任、10 年慣例,企圖展開第三任期的獨裁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任內首度公布的「對臺政策白皮書」,...
臺大法律教授張文貞:臺灣應仿烏克蘭 2014 年接受《羅馬規約》,讓各國援臺具正當性
2022/8/10 09:42:0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當國家陷入戰爭時,國際法有什麼用?臺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指出,當 2014 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時,烏克蘭就聲明願受追究戰爭罪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管轄。這傑出的一手,讓...
裴洛西為何特別參訪白恐景美園區?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象徵她來訪的是臺灣,而非中華民國
2022/8/8 08:59:21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上週 19 小時炫風訪臺,短短時間中,她特別參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此處為早年中國國民黨迫害臺灣人留下的不義遺址。對此,臺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國際法...
獨家/裴洛西 30 年前曾寫信要國民黨釋放臺獨政治犯:政府不應監禁反對意見者
2022/8/5 10:40:52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 Nancy Pelosi(裴洛西)無懼中國壓力訪臺,期間除了拜訪立法院與總統蔡英文,唯一的行程就是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由白色恐怖受難者陳...
「被中國統一會變腦殘戰狼」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捐 30 億挺全民國防:別以為臺灣人都貪財怕死
2022/8/5 10:18:2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 Pelosi 訪臺,中國用實施軍演懲罰臺灣回應。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的創辦人、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今(5)日召開記者會痛斥中共是假冒成國家的流氓,宣布豪氣捐助...
海基會董事、228 高雄屠夫之子登報阻裴洛西訪臺 臺派批彭蔭剛:吃裡扒外,拿中國好處?
2022/7/28 10:36:4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傳出有意訪臺,引起臺灣、美國與中國政壇風波。「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二二八事件「高雄屠夫」彭孟緝之子彭蔭剛,在中國時報登全版廣告勸阻裴洛西訪臺,稱此舉將讓臺...
政治學者陳方隅讚安倍:當全世界都想靠中國「發大財」,他已開始說服民主國家圍堵中國
2022/7/22 10:16:4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遭遇刺殺逝世,引全球哀悼,是什麼讓他成為國際的重要領袖?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指出,1990 年代後美國與中國關係升溫,成為「準同盟」,中國 200...
「今日的烏克蘭是明日的臺灣」: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前國家安全保障局長北村滋對談啟示錄
2022/7/14 09:28:06
上週五不幸遇刺過世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生前與前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北村滋,有一場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臺灣、日本、美國與中國等國家未來關係的重要對談,以〈プーチンは力の信奉者〉(普丁是力的信奉者...
華府智庫 CSIS:美國「一中政策」已不足以嚇阻北京
2022/7/12 06:46:56
【沃草】特約編譯劉以正編譯/「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已無法嚇阻北京對臺動武!」美國著名戰略智庫 CSI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日前...
「陳文成事件」懸案 41 年 台大台文社長:威權時期「很多孩子走了」,獨裁者從未交代真相
2022/7/4 09:11:3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至今仍為懸案的「陳文成事件」已 41 年,2 日晚間,由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臺大學生會舉辦紀念晚會。台大台語文社長周哲瑋致詞直指,近來社會因疫情,有人在說「很多孩子都走了」,...
「不爽民進黨就寧願共產黨來統治」李敖兒子李戡:深藍支持者怎麼如此天真?
2022/6/30 10:51:55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主張臺灣獨立的鄭南榕,與支持中國統一臺灣的李敖,是如何成為好友,甚至一起創辦雜誌?日前和臺獨殉道者鄭南榕女兒鄭竹梅,對談的作家李敖兒子李戡表示,鄭南榕、李敖兩人充分尊重彼此意見...
長老教會長期被監控不害怕 牧師憶當年:台南神學院學生嗆線民「這個月賺多少?」
2022/6/29 10:21:5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在國民黨統治的威權時代,監控並不稀奇,但在台南神學院卻形成一股奇特的「反監控文化」。臺大社會系副教授黃克先,在 11 日的「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講座指出,台南神學院是臺灣第一...
1977 年就主張「使臺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學者黃克先:長老教會讓威權時期國民黨難堪
2022/6/24 09:53:19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統派組織成員周文偉,針對美國加州爾灣臺灣長老教會的仇恨槍擊案,讓長老教會對臺灣民主運動的貢獻又再度被提起。台大社會系副教授黃克先, 11 日在「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講座指出,...
「主張統一不該受言論自由保障」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應比照《歐洲人權公約》立法禁止
2022/6/23 09:28:28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釀成一死五傷的美國加州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槍擊案,美國檢方日前已起訴兇手周文偉,並認定為針對種族的「仇恨犯罪」,這也讓人重新思考統派在臺灣的仇恨言論。國際法學者、台灣制憲基金會...
「從清代蕃界到 318 手繪立院」 臺史博新書:30 幅地圖、橫跨 500 年,呈現臺灣主體性
2022/6/20 10:09:56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近期推出系列新書《看得見的臺灣史》,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的 30 幅臺灣地圖為主軸,呈現 500 年以來臺灣在外國人和本國人眼中的模樣。透過地圖與繪圖者...
政大選研中心主任蔡佳泓:年輕人越來越支持臺獨,但少子化導致年輕人比例越來越小
2022/6/2 10:37:42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政大選研中心)以民調追蹤臺灣人統獨認同超過 30 年,中心主任蔡佳泓表示,雖然年輕人支持臺灣獨立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因為少子化,反而讓這個群體人數越來越...
「稅金不該幫助統派殺臺灣人」 台教會會長籲:清查僑委會是否補助統促團體
2022/5/18 09:56:00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針對釀成一死五傷的美國加州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遭到中國統戰組織成員槍擊的悲劇,今(18)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授協會召開記者會譴責,並呼籲政府應注意利用民主侵害國安的統派...
「蔣經國缺乏外交認知」國關學者張國城:越戰後臺灣痛失獨立建國機會
2022/5/11 08:51:05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1975 年結束、歷時 20 年的越戰是美國至今無法擺脫的夢魘,也連帶改變了 1970 年代的臺灣政治,因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了從越南的泥淖中脫身,選擇和中國建交,而當時...
「全世界都知道蔣介石沒穿褲子」歷史學者李福鐘:外交政策堅持代表中國只有一個蠢字
2022/5/3 09:51:49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釐清日本戰爭責任與國際地位,1951 年 9 月 8 日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並約定於隔年 4 月 28 日生效,至今(2022)年正好 滿 70 ...
國民黨痛批「臺灣地位未定論」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若無未定論,臺灣今日恐成中國一部分
2022/5/2 10:56:04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國史館上月底舉辦學術研討會探討《舊金山和約》、《臺北和約》及「臺灣地位未定論」出現的歷史過程與意義,引發中國國民黨不滿,前總統馬英九批評,「總統府所屬機關公開宣揚臺灣地位未定論...
424刺蔣發動者、台澎黨主席鄭自才:將提名 2022 台北市長候選人
2022/4/28 09:00:59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1970 年在美國發起「四二四刺蔣」行動刺殺獨裁者蔣經國的鄭自才,主張根據《舊金山和約》臺灣地位未定、中華民國依照國際法只是代管臺灣、澎湖。他於 2019 年組織並擔任「台澎黨...
國關學者張國城:二戰後美國用「佔領不移轉主權」原則防堵蘇聯,意外造成「臺灣地位未定論」
2022/4/26 11:13:50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今年是日本放棄臺灣主權的《舊金山和約》生效 70 週年,包含日前過世的世界知名國際法學者、前臺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等學者都認為,日本在和約中「放棄」臺澎主權,但從未將之移轉給中華...
「臺灣仍缺國際法的法理條件」詩人李敏勇:我們的民主自由未受「獨立國家」身份保障
2022/4/20 10:17:14
【沃草】特約記者劉芮菁報導/今年是鄭南榕自焚殉道33週年,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和鄭南榕基金會合辦一系列紀念言論自由日活動。曾獲得我國藝文界最高榮譽的國家文藝獎得主、詩人李敏勇在7日的活動上感慨, 回顧...
「19世紀美國曾考慮將臺灣納為殖民地」歷史學者陳國棟:臺灣命運與太平洋緊密相連
2022/4/18 09:04:51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太平洋如今是美國、中國展開新冷戰、多個國家角力的全球地緣政治焦點,位在太平洋西南海邊的臺灣,更是早在海上貿易熱絡發展的 18、19 世紀,就因身處東亞島鏈的關鍵位置而進入國...
鄭竹梅 9 歲寫詩思念父親鄭南榕 詩人鴻鴻:稚嫩文句裡有複雜情緒
2022/4/12 09:56:34
【沃草】特約記者劉芮菁報導/4月7日是《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為追求臺灣獨立與言論自由自焚殉道33週年的日子。作家鴻鴻 7 日在獨立書店「左轉有書」分享鄭南榕女兒鄭竹梅在父親離世後撰寫的兩首詩作〈...
中經院副執行長李淳:中國發展半導體靠偷、買、搶,臺灣有做好預防嗎?
2022/4/12 08:33:1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臺灣面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 及 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日前出席制憲基金會講座質疑,當經濟安全已經成為國家整體實力的關鍵,但臺灣有做預防嗎?他表示,中國其實...
18 歲公民權年底投票 綠委陳亭妃:若衝不破 965 萬票代表修憲無望,下階段應該制憲
2022/3/29 07:51:2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立法院送出18 歲公民權修憲案後,將在年底地方大選時公民複決。上週末(3/26)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出席制憲基金會的論壇時指出,國民黨在修憲中一路缺席、阻擋,到最後表決突然才「迷途...
國關學者張國城:臺灣若不建國就如鞋裡有石頭,走路可以要跑步就難
2022/2/7 09:34:59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面對中國威脅有增無減,恢復全面徵兵制、擴充國軍數量的聲音又出現。國際情勢與軍事學者、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張國城日前(1/16)在講座中指出,若要跟中國打陸戰,現有兵力不會不...
「連館長都被擠到第10」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抖內」前10 YouTuber,6個靠親中發財
2022/1/24 11:06:08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認知戰專家沈伯洋最近和知名軍事普及粉專「王立」一起出版《阿共打來怎麼辦》,他分析,中國透過金錢驅動「應和者」,未必有直接僱傭關係,而是「砸錢」以鼓...
老師教二二八、鄭南榕竟被刁難、懲處!台灣教師聯盟 2022 推《人權教育法》
2021/12/29 09:51:52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由於課本對許多臺灣近代重要事件,只有簡短幾句話,各級學校都有不少教師,會帶學生實地走訪二二八紀念館、鄭南榕紀念館等博物館或不義遺址,希望教導學生認識國家侵害人權歷史,但竟有老師...
政治學者陳方隅:國民黨、柯文哲講「親美和陸、等邊交往」只是包裝「遠美親中」的話術
2021/12/28 09:48:37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四大公投的最後階段,許多過去黨派色彩不明顯或傾向泛藍的工商界人士,也表達對「禁止萊豬」公投若通過將影響臺美關係的憂慮。臺美關係為何重要,臺灣應如何看待臺美關係?東吳大學政治系助...
法國國會議員讚臺灣民主成就:臺灣人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
2021/12/20 09:19:21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由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兼友臺小組主席席戴扈傑(François de Rugy)率領的跨黨派參訪團,於上週三(15日)來臺參訪、昨(19)日離開臺灣。訪團中隸屬法國共和黨的外交委...
制憲基金會民調三接、萊豬公投6%拉鋸 嘆「臺灣要被假議題絆住嗎?」
2021/12/17 10:26:3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明天就要公投了,今(17)日制憲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有 74.3%民眾會去投票,而公投結果可能呈現「三好一壞」趨勢,重啟核四公投不通過,反萊豬公投、三接遷移公投則同意者...
「開放國會論壇」跨國聯合聲明挺臺灣 外交部長吳釗燮:絕不向威權屈服、民主終將勝利
2021/12/3 11:53:36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台灣以非會員國之姿,主辦今年的「開放國會論壇」,今(3)日由20國、26位國會議員參與的各國代表簽署聯合聲明呼籲,將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社會。外交部長吳釗燮在閉幕時指出,民主並不完...
政大東亞所長評中共第三份「決議」:可能比照香港模式提「愛國者治臺」排除「臺獨人士」
2021/11/23 10:10:26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中國共產黨上週二(16日)公佈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是中共建黨百年以來第三份歷史決議,意義重大。《決議》全文約 3.6...
60國減碳績效臺灣倒數第5?環保署長:我非聯合國會員,評選組織無法取得準確資料
2021/11/18 10:24:42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德國看守協會」等研究機構日前公佈「減碳績效排名」,臺灣在60個受評國中排名第56,以倒數第5之姿吊車尾,引起議論。環保署長張子敬今(18)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解釋,該民間組織是從...
「刪Q」罷免案顏家慘勝 政治學者蕭育和:不同意票超過七萬,顏家補選不會好過
2021/10/28 09:34:0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上週六通過。昨(27)日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蕭育和在相關講座指出,這次「刪Q」其實是顏家「慘勝」,在全力動員及抹黑下,只以些微差距獲勝,這次超過七萬多不畏...
學者陳俐甫指2758決議堪稱國民黨末日:聯合國當年驅逐的是「蔣介石代表」而非「臺灣代表」
2021/10/25 10:33:02
【沃草】記者朱乃瑩報導/臺灣參與國際常被國際組織以中國主張的「根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為由拒絕,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國務院副助卿華自強(Rick Waters)上週五(22)參加華府...
中研院外文名稱「中國科學院」擬改名 中國國民黨立委鄭正鈐:能用就好,沒必要改
2021/10/4 09:07:5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中央研究院外文名「Academia Sinica」,其中 Sinica 是拉丁文「中國的」,全名直譯更是「中國研究院」,造成臺灣人民納稅支持的學術成就被中國吃豆腐的窘境,引起院...
110 外館僅 1 以臺灣為名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許智傑籲外交部設「更名工作小組」
2021/9/8 10:06:59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許智傑今(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國際中有許多友我力量,外交部應善用時機全力爭取駐外館處以臺灣為名。邱志偉指出,目前除了在 15 個和我們有邦交國家設立的大使...
賴怡忠:美國曾視「臺灣認同」為民粹 2018才改變戰略 希望臺灣靠強悍認同抵禦中國
2021/9/6 10:30:32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隨著美國與中國新冷戰對抗態勢加強,美國把臺灣視為抗中的伙伴,讓臺美關係被稱為史上最佳。但在 20 多年前,美國同樣由民主黨執政時,柯林頓政府為了拉攏中國,反過來抑制臺灣人認同...
立陶宛學者:對外抵抗鄰國侵略、對內面對威權過往,立陶宛與臺灣感同身受
2021/9/3 10:26:38
【沃草特約記者周永宸報導】立陶宛雪中送炭捐贈疫苗給臺灣、加上不顧中國反對,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種種親臺舉措讓很多臺灣人開始關注這個離臺灣遙遠的波羅的海國家。事實上,立陶宛與臺灣有多處相似:對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美國已看破中國「切香腸戰術」 還反用來提升臺灣國際地位
2021/8/30 10:34:21
【沃草特約編譯林威皓編譯】中國為了兼顧對外擴張的野心,又不想引發其他國家的激烈反應,以漸進手法拓展影響力的「切香腸戰術」(Salami Slicing),成為其慣常的手法。不過,這項戰術逐漸被看破手腳...
制憲公投訴訟敗訴 制憲基金會:追求新憲法腳步不停下,將上訴、聲請釋憲
2021/8/26 10:43:20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制憲意向公投」去年遭中選會駁回後,台灣制憲基金會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救濟,今(26)日基金會遭宣判敗訴。台灣制憲基金會執行長林宜正遺憾表示,敗訴是意料中的事,但制憲基金會...
怎麼改名「臺灣隊」? 法律學者林佳和:先處理認同困境,再問體育界為何不跟進
2021/8/25 10:44:16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2020 東京奧運再度掀起「臺灣隊」與「中華隊」的論戰。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 19 日於講座中指出,Chinese Taipei 是在 1981 年「洛桑協議」所定下的,要...
制憲基金會民調:民眾看奧運 65%喊臺灣隊、25%喊中華隊,83%支持以「臺灣」參賽
2021/8/10 11:16:10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總統蔡英文奧運期間臉書發文替選手加油時都用「臺灣隊」,不用「中華隊」,遭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批評「現在不是搞正名運動的時候」,臺灣實際民意如何呢?制憲基金會今(10)日發布最新民...
國民黨推特發文 #ROC 變成俄羅斯會旗鬧笑話 反批蔡英文應向推特抗議
2021/8/3 09:52:14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中國國民黨日前推特發文分享奧運相關新聞時,標註 #ROC 但卻沒注意此屆奧運俄羅斯以 ROC 為名出賽,因此發文都被貼上俄羅斯奧會旗,鬧出笑話。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在今(3)日民進...
國史館長陳儀深:臺灣民主化不只 1987 解嚴,李登輝 1991 終結萬年國會更關鍵
2021/7/30 11:12:45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今(30)日是前總統李登輝逝世週年,國史館推出「關鍵 1991:李登輝與臺灣民主元年」展覽。總統蔡英文出席開幕式表示,李登輝任內臺灣突破了威權框架,創造了許多第一次,也踏上憲政民...
中國滲透、黨國教育深入部落 原住民運動者 Isak Afo:只好期待年輕一代「自然原」
2021/7/30 10:53:43
【沃草特約記者賴昀報導】臺灣原住民運動者 Isak Afo 表示,原民部落是中共大外宣的嚴重受害者,中共透過大量資源滲透原住民社會,原住民的中國經驗並不負面。加上過去中國國民黨長年灌輸的中華黨國意識,...
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成吉思汗不是中華英雄,臺灣人也不是中華民族
2021/7/28 11:16:32
【沃草特約記者賴昀報導】中共掌握並曲解境內少數民族的歷史解釋,目的是要讓各民族都變成中華民族、變成中國人。來自南蒙古(中國稱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 蒙古名「俄尼斯.朝格圖」)批評,...
制憲公投訴訟開庭 96 歲領銜人辜寬敏:我再活沒幾年,這是臺灣世代子孫的事
2021/7/28 10:00:50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去年 4 月領銜提出「制憲意向公投」,卻在 10 月遭中選會駁回,制憲基金會 12 月向台北高等行法院提出行政訴訟,今(28)日首次開庭進行言詞辯論。高齡 ...
警大教授董立文:臺灣追求民主 100年有成 中國卻跳不出民族主義魔咒
2021/7/9 10:34:24
【沃草特約記者何宇軒報導】1921 年 7 月創立的中國共產黨日前高調慶祝的百年黨慶,1921 年的臺灣,則走向另一條不一樣的民主道路。在台中士紳林獻堂領導下,1921 年臺灣人發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中研院學者吳介民警告:中國藉民間洽購 BNT,強迫臺灣接受「一個中國」
2021/7/9 10:34:13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民間企業鴻海、台積電、慈濟目前正與德國 BNT 洽購疫苗,但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在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的講座上提醒,中國勢必藉此機會展現銳實力,會用各種實質和象徵符...
國際關係專家賴怡忠:各國介入臺海後若主張「維持現狀」,恐限制臺灣未來選擇
2021/7/8 10:35:00
【沃草記者廖昱涵報導】臺灣不需再論述自己的重要性,已被世界認為很重要!以研究臺美關係見長的國際關係專家、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於日前公民團體「經濟民主連合」系列講座指出,武漢肺炎後,中國試圖改變民主...
怕「支語入侵」動搖臺灣認同 ,就不能忽略「華語國家」才是中國統戰最大利基
2021/7/7 10:31:59
要臺灣(至少實質)獨立、又要華語國家的人,我稱為「華語台派」。他們覺得臺灣通用華語理所當然,卻往往同時大加取締所謂「中國用語」,聽不得人問候「早上好」,擔憂那會「動搖我們的集體認同」(立法委員賴品妤語...
馬來西亞戰略學者舉「六日戰爭」警示臺灣:慎防共機擾臺變毀滅性奇襲
2021/6/10 07:14:37
【沃草記者蕭長展報導】自去年1月總統蔡英文勝選連任後,中國軍機侵擾我國 ADIZ(防空識別區)次數與日俱增,到現在幾乎已變成每天「例行工作」。中國不間斷派遣軍機擾臺,受到國際關注,國內外智庫、國防機構...
國旗國徽國歌能不能改?法律學者胡博硯:澳洲為尊重原住民改國歌
2021/2/1 09:05:00
立法院日前通過決議要求內政部研議修改國徽、避免和中國國民黨黨徽混淆,引來藍營反彈質疑「搞臺獨」。今(1)日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范雲、陳亭妃、黃秀芳召開「邁向國家正常化」修憲公聽會。針對...
拜登上任臺美關係生變?國際法學者宋承恩:龐皮歐明確「一中一臺」,若變調我應強力反對
2021/1/20 07:41:25
新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在美國時間 1 月 20 日宣誓就職,美國的對臺政策是否會隨著川普下臺而改變,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關注美臺關係的國際法學者宋承恩,16 日在講座中指出,「龐皮歐...
新版護照換發 陳柏惟搶申辦:盼有天大方說出我們是臺灣國、臺灣人
2021/1/11 09:57:54
新版的放大臺灣字樣護照,已於今(11)日起開始換發。去年力推護照案的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一早也至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申辦。他表示,新護照雖然只是一小步 但實質上也是改變國家證照,讓世界看見臺灣。他說,這次...
中研院法律學者蘇彥圖:中華民國憲法制定者不屬臺灣共同體,憑什麼限制臺灣人?
2020/8/16 14:16:07
「憲法」對臺灣人的意義是什麼?民間團體「青平台」舉辦為期三天的「街頭公民實習營」營隊,於日前(13 日)邀請東吳法律系兼任講師王鼎棫和中研院學者蘇彥圖講解憲法議題,王鼎棫首先指出修憲是為了解決問題,而...
國際法專家黃居正主張臺灣採「科索沃模式」制憲建國:現狀已不值得去維持
2020/8/7 05:28:28
《中華民國憲法》將臺灣與中華民國政府已經無法管轄的「中國大陸地區」綑綁,臺灣人卻一直沒有機會正式在國際表達「自己有別於中國」、「臺灣不是中國」的事實,因此擅長國際法領域的清大教授黃居正主張臺灣採東歐國...
新憲公投聽證 制憲基金會喊話中選會:台灣人八成期盼新憲、九成盼有正常國家
2020/7/14 11:31:07
領土包含中國、以一個中國為終極目標的《憲法》,有沒有修改必要?由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所提的「新憲意向公投」,中選會於今(14)日召開聽證會。制憲基金會董事王美琇指出,民調屢屢問及「《憲法》是一中憲法...
【菜市場政治學】蔡英文是獨派或維持現狀派?台灣學者投書外媒:是「維護主權派」
2020/7/7 04:38:11
追求完全的「獨立」會引來中國解放軍的入侵,台灣公民一直都很有警覺。因此,即使支持獨立的民意屢創歷史新高,民眾仍傾向「維持現狀」。然而,我們該形容現在的執政者是獨派?維持現狀派?不,我們認為都不是。
不再維持現狀、台灣主體意識創新高:台灣人 55%不怕中共武力犯台、54%支持台獨
2020/6/22 10:25:05
中國共機近來動作頻頻,13 天內 7 度蓄意繞台。不過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2)日公布六月份最新民調,針對台灣人對中共真的武力犯台的態度,調查顯示有 55%台灣人不怕中共武力犯台。游盈隆也強...
別再被中國吃豆腐!台派民團籲立院儘速通過護照及華航正名案
2020/6/16 10:41:13
護照及華航正名先前因武漢肺炎及口罩外交一度引起關注,今(16)日由多個民團組成的台派聯盟及台灣永社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儘速在臨時會三讀通過已逕付二讀、交付黨團協商的護照及華航正名條例。表示國家正常化...
獨派大老辜寬敏推「新憲公投」:台灣要制憲,民進黨別只處理 18 歲公民權修憲案
2020/6/10 10:48:46
總統蔡英文就職演說宣示將成立「修憲委員會」,而由獨派大老成立的制憲基金會近日推出「新憲意向公投」,盼由下而上推動對憲法改造的討論。今(10)日辜寬敏於新憲公投記者會表示,民進黨只想推與選舉有關的 18...
「台灣必須制憲!」律師賴中強:中華民國憲法不是台灣人訂的,還要把它當神主牌?
2020/6/4 05:27:32
總統蔡英文在 520 就職典禮上表示將在立法院成立修憲委員會,引起關注。但是曾參與 1990 年野百合運動的經濟民主連合(經民連)召集人、律師賴中強接受《沃草》專訪,表示台灣現有的整個憲法架構需要的是...
【菜市場政治學】一個「維持現狀」各自表述?台灣人怎麼看自己和中國的關係
2020/6/3 09:20:30
近來,台灣常常受到國際媒體關注,例如在今年一月大選前後,以及這幾個月來台灣成功抵擋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在受到大幅報導。在這些報導當中常常都會簡單提及台灣的國際地位以及和中國的關係,...
修憲是否涉及國家定位?國際法學者宋承恩:社會力決定蔡英文修憲幅度
2020/5/22 11:02:48
總統蔡英文在 520 連任就職典禮發表演說,提及未來四年將啟動修憲,備受關注。公民團體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國際法學者宋承恩日前(20)於講座指出,蔡英文就職演說提出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以「國家體...
台灣需要新憲法!民團籲蔡政府:制訂新憲法擺脫「大中國」幽靈、承擔歷史責任
2020/5/20 10:12:16
總統蔡英文於今(20)日開啟第二任任期,同時台灣公民陣線、經濟民主連合等民團也召開記者會,要求執政者承擔起無可迴避的歷史責任,擺脫當今《憲法》及《增修條文》中「國家統一前」、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等「大中...
吳斯懷稱「南海自漢朝就是我們的」 林昶佐轟:混亂的幻想危害台灣國安
2020/5/18 10:08:33
上週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質詢外交部時,語出「從漢朝開始南海主權就是我們的」一說,又引起爭議。今(18)日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質詢國防部時砲轟吳斯懷,如此混亂、虛無飄渺的幻想式主張將危及國安,也讓台灣與南...
前立委林靜儀世衛經驗:參與 WHA 不能被矮化,擺脫一個中國、國家正名是必要解方
2020/5/15 13:34:26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指出,因民進黨政府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在沒有這項「政治基礎」下,臺灣無法參加 WHA(世界衛生大會)。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5)日出席活動回應強調,「我們沒辦法接受本...
觀點/WHO 年會前夕,別再用主權換門票、掉入「中華臺北」的一中框架
2020/5/13 11:06:49
下週(5 月 18 日至 19 日)將舉行第 73 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而在武漢肺炎的疫情中,臺灣防疫表現卓越、並曾試圖對 WHO 提出警告,因此國際上湧現支持臺灣繼 2009 年到 2016 ...
「制憲意向公投」遭國台辦抨擊搞台獨 制憲基金會:中國朋友別怕,這叫台灣民主!
2020/4/30 08:22:45
台灣制憲基金會今(30)日將「制憲意向」公投提案連署書送件中選會。執行長林宜正表示,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制憲意向公投。中國國台辦對此案大肆抨擊搞台獨,林宜正要中國朋友先不用怕。他理解中國一黨獨大久了,不...
「刺客」鄭自才憶424刺蔣50週年:刺蔣是臺澎人追求獨立建國的行動
2020/4/25 10:55:14
今年是1970年4月24日發生的刺蔣案50週年,這一槍讓世界聽到臺灣人反抗獨裁者與中國政權,追求獨立建國與民主自由的吶喊。臺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24日晚間舉辦線上座談,策劃暗殺的當事人鄭自才表示,當年...
華航改名將影響航權?航空法學者黃居正:除了中國,國際航線不受影響
2020/4/17 14:11:08
中華航空是否需要改名、避免載送臺灣援助外國抗疫物資卻被當成來自中國的「正名」爭議,持續延燒。包括中國國民黨立委、親中媒體對於華航改名都大加撻伐。《中國時報》更引述所謂港媒《中評社》社評指出,因國際民航...
TaiwanCanHelp 掀起「中華航空」改名聲浪 來看二十年臺灣走過的「正名」路
2020/4/15 13:00:57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臺灣防疫有成受到國際關注,近日更積極向許多疫情嚴重的國家輸出援助,讓世界看見 Taiwan Can Help。但因負責載送援外抗疫物資的中華航空機身有 China Airli...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再嗆「臺灣不是國家」 蘇貞昌:沒臺灣哪有中華民國
2020/4/10 11:32:58
中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日前質詢指出,「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臺灣不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痛批,「那她就沒資格當國會議員」,兩人隔空交火。陳玉珍今(10)日質詢槓上蘇貞昌,強調她認為自己說「中華民國是...
武漢肺炎波及》「一個中國」害臺灣被禁航 林昶佐:不推「國家正常化」就繼續被誤會
2020/2/14 07:59:39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各國對中國禁航,台灣卻因「一中原則」慘遭牽連。前(12)日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聲援「為西藏自由而騎」活動後受訪呼籲國內要推動「國家正常化」,不然未來被誤會成中國的困境只會不斷發生,如...
武漢肺炎波及》華航一度被禁航 綠委王定宇籲正名台灣:要讓國際分清楚台灣和中國
2020/2/6 05:53:09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升溫,各國求自保紛紛禁航中國航班。但華航(China Airlines)卻慘遭誤認為中國航班,被義大利及越南禁航。事後雖已解禁,但再度引起華航正名的討論,日前民團台灣國也在交通...
吳叡人:「天然獨」世代應該進展到「意識獨」,思考我們為什麼要獨立?
2019/7/31 11:16:39
台灣許多年輕人被稱為「天然獨」世代,中研院學者吳叡人日前出席新書發表會時指出,天然獨青年其實並沒有認知到臺灣為什麼要獨立?臺獨的價值是什麼?因此他認為,天然獨應該要進展到「意識獨」,要認知到「我們為什...
全世界都在看,台灣怎麼應對中國的影響力
2019/1/14 12:00:00
過去這一年,國際關係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現在中國和美國的對峙狀態,已經提升到全面對抗等級的「新冷戰」。由於位在中國影響力的第一線,台灣受到國際矚目的程度也愈來愈高。
原住民族提醒我們的事:台灣從未屬於過中國
2019/1/11 12:00:00
象徵台灣原住民族歷史正義和轉型正義的原轉會,日(8)前發表聲明拒絕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國兩制」、「武力統一」等打壓台灣的說法,更指出台灣原住民族並不屬於「中華民族中的少數民族」,台灣原住民族與...